玉抿了抿唇,闻言,凝眸看向那负手而立的少年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同样,你和四妹妹相交,我并无异议,但我希望你能为一位良师益友。”
&esp;&esp;两个性情乖僻、冷漠的人,在一起抱团取暖,时间一长,就往偏狭处想。
&esp;&esp;贾珩说完,也不再继续说。
&esp;&esp;妙玉凝眸看着那侧对着自己的少年,在心头品着少年话,沉默不语。
&esp;&esp;彼时,暮色四合,及至申末时分,晚霞染红的天际,如墨苍穹渐渐蚕食着夕光,只有细弱微光落于大地,映照在那耸立如峰的眉骨、高挺如柱的鼻梁上。
&esp;&esp;而少年棱角分明的半边面庞,浮浮沉沉于苍茫阴影中,为其蒙上一层静谧、神秘的气韵,恍若一尊雕塑。
&esp;&esp;妙玉柳叶细眉之下的眸光,清晰倒映着那峻刻的面庞,忽觉一颗心漏了半拍,连忙拿起手帕,轻轻擦着脸颊的泪痕,过了会儿,手帕在手中轻轻绞动着。
&esp;&esp;以其洁癖,何曾用过旁人手帕,还是一男子之物。
&esp;&esp;“我会时常开导于她。”妙玉缄默少顷,容色回复平静,声音如碎玉流泉,清澈悦耳,想了想,又是补充了一句:“让她往开阔处想。”
&esp;&esp;贾珩闻言,转头看向妙玉,淡淡笑道:“若如此,就有劳妙玉师太了。”
&esp;&esp;妙玉轻轻抿了抿粉唇,听着师太之称,对上那少年寡淡、清冷的笑意,眸光微垂,道:“我父亲他……”
&esp;&esp;说到最后,欲言又止,却也不知如何开口。
&esp;&esp;贾珩沉吟片刻,道:“过往之事,等妙玉姑娘想说了再说不迟。”
&esp;&esp;妙玉之父——苏州织造常进如果说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,他也不敢断言。
&esp;&esp;毕竟,单看妙玉所用茶具摆设,就可见其家资底蕴,其中妙玉有一言对宝玉说绿欤斗,“这是俗器?不是我说狂话,只怕你们家里也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。”
&esp;&esp;当然,也可能是妙玉家累世名宦,多有积蓄,也未可知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若无旁事,我先告辞了。”
&esp;&esp;妙玉“嗯”了一声,目送着那少年转身沿着回廊离去,一直消失在月亮门洞附近。
&esp;&esp;只是想起方才与少年对话的一幕幕,贝齿紧紧咬着唇,一时间心头羞恼与颤栗交织在一起,掌中的手帕已然攥紧……出水。
&esp;&esp;彼时,惜春屋里,入画与小丫头彩儿,正在一张雕花漆木桌上,摆着从后厨端来的饭菜,忽而奇怪地看向拿着手帕掩住脸,快步进入厢房的惜春,诧异唤道:“姑娘,你这是……”
&esp;&esp;惜春也不理彩儿与入画,快步跑进里厢,趴在绣榻上,蒙上被子,轻声抽泣。
&esp;&esp;过了好一会儿,平复了心绪,起得身来,擦擦泪痕,若无其事。
&esp;&esp;“姑娘,该用饭了。”入画低声唤着,凝了凝眉,嘴唇翕动道:“姑娘……没事儿吧?”
&esp;&esp;“我能有什么事儿?”惜春皱眉冷声说着,坐在圆几前,拿着筷子用着饭菜,轻声道:“让后厨明日做的饭菜,不要太寡淡了。”
&esp;&esp;入画闻言又惊又喜,说道:“姑娘我就说,正是长身子的时候,总吃太清淡的也不好,刚才得亏是珩大爷没留下用饭,如是瞧见了,该发火了,上次鸡蛋羹的事儿,姑娘忘了?”
&esp;&esp;“原是妙玉师父在,不想以荤腥气冲撞了她。”惜春柔声说道。
&esp;&esp;却说妙玉在回廊处伫立了一会儿,心神恍惚,直到凉风寒气下来,就觉得腿间有着异样的不适,蹙了蹙秀眉,唤上小丫头,去和惜春打个招呼,回到自己所居院落。
&esp;&esp;自妙玉入住宁府之后,见其与惜春投契,在秦可卿的吩咐下,在挨着惜春的院落另一座幽静小院住下,时常往荣府与王夫人谈论佛法。
&esp;&esp;轩室之内,灯火通明,妙玉端坐在厢房中,妙常髻下的玉容如霜,低头看着佛经,一时却静不下心来,提前毛笔在黄表纸上,写下一行娟秀的小字:“欲洁何曾洁,云空未必空。”
&esp;&esp;端详出神,羊毫毛笔的墨汁倏然落下,瞬间污了纸张,一如伊人身心。
&esp;&esp;“阿弥陀佛。”
&esp;&esp;妙玉一丛弯弯睫毛掩下一抹慌乱与惊悸,放下毛笔,轻轻道了一声佛号,白皙如玉的脸蛋儿上显出羞涩、茫然、困惑的复杂神色。
&esp;&esp;“